历史
亚庇篮球总会历史
亚庇篮总是沙巴历史最悠久的球会,早在英殖民已正式成立
由一批热爱篮运先贤们号召下脱离亚庇体育会自立门户
《亚庇篮球总会》(Kota Kinabalu Basketball Association), 前身是亚庇业余篮球总会(Kota Kinabalu Amateur Basketball Association),创立于1958 年。
本会于1958 年由一批热爱篮运先贤们号召下,脱离亚庇体育会自立门户,并由拿督黄子发担任会长,卓明道先生担任首届主席。
随着马来西亚成立之后,重新注册在大马社团注册法令下,于1966 年3 月7 日获得批准,注册号码为SAB-2,乃为沙巴州最早合法注册的社团组织之一。
直至1991 年国际篮协修订规章,本会才由“ 亚庇业余篮球总会” 易名为“ 亚庇篮球总会”, 英文简写“KKABA” 改为“KKBA”。
随着政府修订1997 年体育发展法令,规定所有体育组织纳入大马体育委员会(Pesurujaya Sukan Malaysia) 之后,本会于2012 年年尾正式脱离社团注册局,于2013 年1 月25 日获得注册,注册 号码是03/5531/2013(SBH),国文名称为PersatuanBola Keranjang Daerah Kota Kinabalu,成为了州首府惟一合法的县级篮球组织。
原属亚庇体育会
亚庇篮运活动初期乃是由亚庇体育会之篮球小组所负责推行,当时亚庇体育会辖下有羽毛球、田径、足球、网球及篮球等小组之组织。
一切的行政、经费皆由该体育会全权处理。 唯活动方面仅限于一年一度之「贺恩杯」球赛。
该四项球类比赛均分别在亚庇与山打根轮值举办。
黑白队的并合
远在1951 年初期由篮坛老将蒋明祥先生领导一批爱好篮球青年组成「黑白」队,代表亚庇参加第一届「贺恩杯」赛。
后经亚庇体育会会议开会委派义务秘书兼足球小组主任卓明道先生与蒋明祥君磋商,要求解散「黑白」队,并积极协助体育会将篮运普遍推广至全州各地。
蒋先生深明大义,同意将黑白球队解散归纳于亚庇体育会篮球小组。
华校水准比英校高
各华、英中学均纷纷获体育会协助训练。 当时亚庇体育会亦积极主办校会赛及公开赛,借比赛让各源流中学砌磋, 提高当地篮运水准,当时篮运正是兴起的时代,华校生深得先贤指导,球技远比英 校准高,经常在校际赛中遭华校拒之门外,无法与华校比匹。
事隔余年经体育会篮球小组之积极提倡推广后,英校篮运水准显著提高并能与华校球队分庭抗礼。
篮运在英校之圣心中学(拉萨中学之前身)、诸圣中学及沙巴学院也因此而蓬勃起来,并在多次之校际赛中有优越之表现,至此篮运亦开始普遍在英校 流行。
脱离体育会,自组球会
自1958 年亚庇民众大会堂完成后,当年体育会主席保路县长之鼓励下,认为篮球小组可依赖该民众会堂举行篮赛征收门票,经济自有着落,白昼与夜晚均可进行比赛, 根接此优良条件下,篮球小组便宣告脱离体育会怀抱而自力更生。
此后并广召各属队代表及热心篮运前辈聚集一堂筹组亚庇业余篮球总会。 推广篮球运动为宗旨,并于1958 年选出首届职员,公推拿督黄子发任会长、副会长林子英、主席卓明道、副主席邓松青、秘书林志成、财政谢耀山,委员杨孔章、王东启、许汉强、王耀民、 郑腾芙及司徒诚。
亚庇篮运自此便开始迈向正轨,各理事皆尽心尽力去推动工作 , 奠下了篮运的基石,若非他们之努力,亚庇篮运未必会有今日之蓬勃。
主催筹组沙巴篮总
1958 年,亚庇业余篮球总会主催筹组北婆罗洲业余篮球总会(即沙巴业余篮总之前身)召集所有州内各县篮球会,商讨筹组北婆篮总兼商讨亚庇杯篮球赛 事宜。 讨论后一致通过成立北婆业余篮总并选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卓明道、秘书郑世仁、财政谢耀山,委员则由各分会委出代表担任。
同年便举行第一届亚庇杯篮球锦标赛,参加该项全州赛的队伍计有斗湖、拿笃、丹南、保佛、吧巴、纳闽、斗亚兰及亚庇队。
比赛结果斗湖队荣获冠军,当时斗湖队由篮坛前辈邢承铸先生任教练。 翠年由亚庇举办而亚庇队夺标。 至此之后北婆罗洲队(沙巴)先后均被砂拉越邀请参加三邦黄庆昌金杯赛。 (主要资料摘自1986 年所发行的《廿八周年纪念特刊》的历史资料)
十二位主席,两位代主席
在这六十年里,亚庇篮总历经了十二位主席,其中以黄有联先生在位最久,分别从1993 年出任主席直至2002 年,并在2007年重返当了一届主席 ,长达十二年,其次是冯春发(2009 至2018 年) 在位十年、丹斯里陈沛武(1972 至1979 年) 在位八年,卓权兴先生(1980 至1986 年) 也掌任了 七年。
在这期间,分别有两次由于主席因事离职,而由副手代任主席,即拿督陈瑞孚(1969年) 和苏仕汉先生(1992 年)。
其他七位主席分别是第二任的已故吴国霖先生(1961 至1964 年)、邓松青先生(1965 至1966 年)、已故陈玉发先生(1970至1971 年)、杨赐琴先生(1986 至1991 年)
、已故丹斯里陈沛雄(1991 至1992 年)、丹斯里吴添泉局绅博士(2003 至2006年)和林社安(2007 年) 。
上世纪末掀起
尽管亚庇篮总的历史悠久,但是早前在全州赛方面的表现乏善可陈,除了1968 年第4 届沙巴杯在自家门口夺冠之后,仅在1972 年在丹南拿下了全州18 岁以下篮 赛女子组冠军。
当时由于各地强手林立,尤其斗湖和山打根一直是超强的夺冠队伍,亚庇男女队曾有多次与冠军擦身而过,随着迈入八十年代重整时期,亚庇一直 与冠军无缘。
直至1999 年,亚庇可谓是磨剑数十载,终于培育出一批少年精英,在斗湖举行的全州16 岁以下赛中横扫对手,赢得首个16 岁以下冠军,直此之后,亚 庇平均一年有一两个冠军,十年之后(2009年),亚庇一年内一口气拿下8 座冠军及2 座亚军,开始奠定了称霸篮坛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新届沙巴杯的第一个沙巴杯男子组冠军是在2001 年、亚庇的第一个沙巴杯女子组冠军是在2009 年、第一个全州18 岁以下男子组 冠军是在2002 年、第一个全州18 岁以下女子组冠军是在1972 年、第一个全州16 岁以下男子组冠军是在1999 年、第一个全州16 岁以下女子组冠军是 在2007 年。
全年大满贯
踏入2011 年,亚庇篮总终于实现了历史上第一个“ 全州赛大满贯”,即夺下了三大全州赛的6项冠军,这是从未有过的辉煌记录,当年 还设宴招待赞助商、球队及顾问等人,欢聚及见证亚庇篮总走向另一个层次。
相隔两年后(2014 年),亚庇篮总正式写下最完美的历史记录,即是缔造了“ 全年大满贯”,在一年内所参加的三大全州赛和婆罗洲杯, 实现了没有败战以及拿下所有9 项冠军的创举。
冯春发主席在庆功宴衷心地说:「这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篮总全体上下,从理事、赞助商、学校、教练、球员及家长的积极和努力下,才共同缔造了这份荣誉, 我把这份光荣献给所有参与及创造这份佳绩的大家!」
他指出,这是亚庇篮坛迈入最高峰的见证,但绝不是区区一年的成就,而是经过了多届主席,列届理事、教练和球员们花上了至少十多年的心血, 才有今天的亚庇篮总,而且也显示了本地篮运依然勃兴发展起来而没有衰退下来。
不仅如此,沙巴联邦青年及体育局颁发的“2014年全民运动会奖”,也把“ 最佳体育组织奖” 颁给了亚庇篮总,据称这是本州篮坛上前所未有的殊荣,也证明了 亚庇篮运的发展得到了认同和推崇。
办过无数赛事
身为州首府的惟一篮球组织,亚庇篮总曾主办过无数的大小赛事,包括了世界奥林匹克女子篮球外围赛(1988 年)、第11 届世界女子篮赛(1990 年)、两届国际邀请赛 (1994 年及1997 年)、元首杯(1982年)、全国十六岁以下篮赛(1999 年) 及各项全州赛。
同时,亚庇篮总曾在1994 年举行卅六创会周年晚宴、2010 年举行五十二周年创会周年晚宴、2013年五十五周年创会周年晚宴、2017 年五十九周年晚宴以及2018 年六十周年晚宴。
张立铮 撰文